绿色投资正当时
2018-01-22 12:10:46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0评论
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发展绿色产业对绿色投资、绿色金融的需求不断增加,绿色金融的创新力度和发展势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绿色经济的总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2016年8月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扩大绿色投资,寻找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成为社会资本以及金融机构的共同探求,在此发韧的民营企业以及社会资本不断涌现。
中民投副总裁、中民新能投资集团董事长白锐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发展,企业是责任和实施主体。”中民新能是中民投在新能源领域的专业投资平台,本身是绿色产业。沿着“新能源+新业态+新金融”的思路,中民新能深刻理解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着力于能源要素的优化整合,在绿色低碳产业的全新模式上进行了初步探索。
在6月13日“全国低碳日”当天,中民投旗下中民新光在浙江乌镇发布了国内首个新能源全产业链交互服务平台——“中民智荟”。据了解,“中民智荟”服务平台针对分布式光伏存在的政策、技术、交易、融资等方面的风险,通过整合全国范围内分布式光伏行业上游与下游、企业与用户、行业与自身,聚拢产业体系与链节,聚合行业资源与信息,希望以此打通产业壁垒与路径,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面向未来可持续的产业布局,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立足当地区情、契合企业自身定位。”白锐平说,“以我们选择的户用分布式业务为例,优化了三次商业模式,中民投已在宁夏打造了超大单体地面光伏电站,推出‘中民智荟’服务平台,旨在重构家庭光伏产业的商业模式。”
据悉,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对于缓解雾霾天气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在宁夏等光照资源充足的地区,家庭光伏发电因清洁高效又能助农增收而逐渐兴起。这种清洁能源成为中民新能深耕的投资领域之一,并在中民投宁夏(盐池)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实施,2016年6月28日,该示范区一期首批380MWP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在项目开展的同时,中民新能在宁夏开展的“光伏+屋顶扶贫”“光伏+村级扶贫电站”等综合配套扶贫项目陆续落地。
“中民投与盐城县政府合作,以‘龙头企业+养殖户’形式,创新滩羊养殖、加工、销售模式,打造滩羊全产业链,在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动农户参与养殖。”白锐平表示,中民投与盐池县政府还共同成立了专业的中民融盐扶贫担保有限公司,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养殖资金担保和支持。目前,担保公司已经开展了1600多笔业务,贷款总金额达2亿多元,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了金融支持。
在盐池,新能源的“绿色效应”正在显现。以往盐池日照强烈,饲草难以存活,如今土地上方的光伏板大大减弱了地面的蒸腾效应,青草也长得越来越茂盛,青草打磨加工后可成为滩羊的饲料。在总占地30平方公里的光伏园区内,饲草的种植、收割,绿植的养护以及光伏板的清洗和相关设备的养护都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中民投提供的院落式或屋顶式光伏发电也可为农民创收。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与当地融合好,把环境整治好,企业才有生机,才能获得发展。”白锐平说,如在宁夏投资光伏电站,配套牧业、旅游业,虽然不是企业的主业,但是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带来了更多收获。
据统计,过去一年多,中民新能投资运营的电站发电量突破1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4.3万吨,减少粉尘排放34.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35万吨,电站所在的区域由当初的荒漠变成了现在的绿洲,由此带动的种植、养殖、加工以及旅游等产业直接或间接地使当地百姓受益。
与此同时,中民新能的精准扶贫项目已覆盖全国15个国家级贫困县;培育的产业园区能源互联网成为国家首批示范项目;特色小镇、低碳旅游、绿色农业等新业态取得可喜进展;新能源进万家工程快马加鞭布局全国,清洁能源使数万家庭体验到了绿色生活方式。
[责编:温仁]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