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改革就是要有《流浪地球》这股“不信邪”的精神!
2019-02-13 14:33:06
来源: 凤凰网酒业
0评论
2019年2月5日,也就是大年初一,世界著名科幻导演卡梅隆微博发声:“希望《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顺利,也祝中国的科幻电影之旅好运。”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得到世界著名科幻导演卡梅隆的亲自打call,说明这部中国电影的确非同凡响。
没错,这个春节档,因为一部电影,炸了!
而且这部电影是科幻电影,还是中国人拍的科幻电影。
对于电影内容不多做讨论,但是山西汾酒改革和《流浪地球》之间,却有一些不得不说的相似点。
1、65岁的吴孟达说:
“能参演这部电影,值了!”
伟大的原因是因为首创,《流浪地球》在引发“宇宙级乡愁”的同时,更撬动了人们对中国科幻作品未来的期待。而这一切,只缘于《流浪地球》团队面对压力时的不放弃。
从15岁偶然看到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2》,郭帆就暗暗立志成为一名科幻片导演,他多次报考北电导演专业,并抓住来之不易的好莱坞学习机会。偶然机会下,中影制片公司找到郭帆让他尝试拍摄《流浪地球》,郭帆义不容辞,马上自己垫资100万运转起来,天天去和中科院科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闲聊,并聘请其中多位做了学术顾问,来帮他构建一套科幻世界中严谨的世界观。
编制一百年编年史,制定出3000张概念设计图,细刻出8000张分镜头,郭帆将剧本删繁就简,改编成惊心动魄又充满中国味的科幻电影剧本。中国科幻电影大环境的不看好,原著粉丝的反对,演员的拒绝,资金的缺失,道具、零件、特效等工程量的浩大,都没能阻挡住郭帆,相反,他还用各种方法邀人入伙,最终,有7000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65岁的吴孟达一开始并不愿参与,但拍摄一段时间后,他说:“能参演这部电影,值了!”
逆境中的奋斗,专注与热情,为了达到共同目标的牺牲,这些核心情绪从银幕上无缝对接到银幕之外,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作品的内容本身。可以说,拍这部电影的历程活脱脱就是电影的现实版。
压力与动力总是相伴而行,绊脚石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方式也可以变成奠基石。近年来如火如荼的汾酒国企改革,也一度被推到国企国资改革的风口浪尖,它在宣示着改革成绩的同时,也同样映刻着汾酒改革的艰难印痕。
2、伟大的诞生里,
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导演郭帆为《流浪地球》构建了一个严谨的世界观,这是一部关于“希望”与“牺牲”的故事。汾酒的改革也同样拥有自己的改革编年史,这是一场对汾酒改革整体的情感临摹。
面对反对与唱衰,他们拥有专业和热情,同样,面对挫折与压力,我们拥有理性与奋斗。汾酒的改革中没有“容易”二字,但是汾酒人凭靠自己的信念与专业,撑起山西乃至中国国企改革的一片天地。
YouTube上有一条评论:“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美国人选择坐飞船离开,而中国人则想要拯救这个地球,他们想创造不可能完成的奇迹。”是啊,大家觉得中国电影工业化、标准化太差了,所以拍不了真正的科幻大片。
但郭帆团队硬是不信邪,他们采用一种非常中国的方式:在有限预算下,通过群策群力,最终实现了超极限的拍摄质量,不仅从此开起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也开起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大门。
同样的,就在汾酒集团与省国资委签下“三年再造一个新汾酒”的“军令状”时,许多人为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捏了一把汗,也有同行认为汾酒在“吹牛”,更多的则是对这份“军令状”实现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然则汾酒人也“不信邪”,两年来,汾酒集团采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改革方式,让企业在短时间内一改原来的精神面貌,从里到外焕发出勃勃生机,走出了一条山西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
3、以“不信邪”的精神,
走出属于中国的未来之路
谈起拍摄《流浪地球》时的感受,郭帆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科幻电影没有前人铺路,一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这次拍摄本身其实是一次冒险,在给未来所有中国科幻电影趟路。”但这次趟路非常成功。同样的,汾酒作为山西国企改革的“排头兵”,也在为山西乃至中国的国企改革趟路。
中国科幻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他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高度。”它赞叹的,是刘慈欣和他领航的中国科幻文学。
4年过去,这句话可以换成——“它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电影提升到了世界高度。”它赞叹的是郭帆以及他缔造的中国科幻电影。
而对于汾酒,它凭一己之力,将山西国企改革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汾酒国企改革也成了“新时代的国企样本”。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国企改革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创新之路和艰难之路。2019年,是汾酒改革的攻坚期,也将是三年责任书的收官之年,新时代的汾酒人更将坚守信仰,坚定信念,以一种“不信邪”的精神,打好2019年这场汾酒改革攻坚的收官之战!
图
汾酒改革编年史:
2017年2月23日,汾酒集团和山西国资委签订三年目标责任书,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当场立下承诺,完不成省国资委给汾酒下达的增长任务就引咎辞职。
2017年2月28日,汾酒集团召开改革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唱好三首歌,下好五步棋”的改革共识。其中,三首歌是《国际歌》、《好汉歌》、《团结就是力量》。
2017年第四季度,汾酒集团正式提出了“三步并作两步走、三年任务两年完”的新奋斗目标,在保证完成2017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力争提前完成山西省国资委的考核目标。这意味着,汾酒在两年的时间里,要让公司酒类收入和利润翻番。
2017年年底数据显示,汾酒集团不辱使命,酒类利润同比增长68.04%,高于山西省国资委当初设定目标43.04个百分点。汾酒上市公司总市值达493.5亿元,较2016年年底的211.9亿元,同比增长133%,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改革之路。汾酒集团迈出了一小步,却意味着山西国企国资改革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2018年2月3日上午,汾酒集团与华润创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仅标志着汾酒的核心上市子公司——山西汾酒开始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迈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坚实一步,也意味着开启了汾酒与华润携手并肩、共谋汾酒发展的新纪元。
2018年3月8日上午,中纪委赵乐际书记参加山西代表团讨论,人大代表李秋喜作了题为《加强党建,深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重点发言。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透露,按照汾酒集团的规划,2018年还将在三项制度改革、选聘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人才等方面进行突破改革。
2018年4月21日,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汾酒集团作为唯一受邀参加本次论坛的山西国企,国企改革”汾酒路径"获重大认可。
2018年8月17日,汾酒集团入选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公布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名单,成为唯一一家入选“双百行动”的白酒企业。
2018年12月15日, 2018国企管理年会在北京举行,汾酒集团申报的“汾酒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逻辑与实践”项目获得“2018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8年12月26日,2018年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在千年羊城广州隆重举行,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宣布2018年集团公司预计完成销售160亿元,其中,酒类销售110亿元,同比增长34%,酒类利润同比增长57%,已经完成了年度责任书考核目标。
2019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山西汾酒改革报道文章:《山西:国企攻坚转型提速(经济聚焦)——点上突围,面上破冰,改机制与减包袱并进》,对汾酒特色的改革路径进行了高度评价。
2019年1月29日,中央级党报经济日报刊发《加快从“管企业”走向“管资本”》,报道汾酒集团国企改革经验。
2019年2月2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刊发《2019国资改革攻坚要点》,报道汾酒集团国企改革经验。
文章来源:中外酒业
[责编:温仁]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667天前
0评论 2667天前
0评论 2667天前
0评论 2667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67天前
0评论 2667天前
0评论 2667天前
0评论 2655天前
0评论 2617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