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米兰国际家具展 设计地图你看懂了吗?
2018-04-08 16:15:23
来源: 网易设计
0评论
网易家居报道:
“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住所的强烈渴望,时至今日,国人们对于“住有所居”的愿景也不曾改变。不同的是,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于住所的追求更加注重能否体现独特的审美品味,“重装饰轻装修”观念的盛行,给软装设计行业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机遇和挑战往往相伴而行。市场越大,消费需求势必越加多元化。面对商业、市场与设计之间的矛盾,设计师该如何协调?设计将如何与产品如何结合?未来,软装行业又会迎来怎样的一轮潮流?3月18日,在由广州家博会、满京华·国际艺展中心联合主办的2018(春季)中国软装大会《设计·下一轮潮流》论坛上,拉夫劳伦亚太区代表Brent D. Smith先生、知性工作感性生活的著名设计师赖亚楠、DOMO nature家具品牌创始人于红权、简末家居品牌创始人张沙、简末家具品牌创始人王鸿、倚至尚创始人徐辉与网易家居全国总编辑胡艳力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软时代”已来 家居个性化需求凸显
“现在恰恰是(装修)需求软性化的时候。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不是体现在硬装的需求上,而是软性上的需求上。”对于软装行业的崛起,DOMO nature家具品牌创始人于红权先生提出了如是观点。
在他看来,消费者对于家居产品的选择,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满足功能的简单使用之上。一个空间的变化,其实是需要软装来体现的。软装如同一个人的衣着,具备易变动和易更换的特点,可以通过不同时期、主人的不同心情去调整,自然受到了消费者更多的青睐。因而软装对于这个社会而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恰如十九大所指出的,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软装概念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而软装设计在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著名设计师赖亚楠女士指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琳琅满目的设计和产品,不同人的需求和状态是有所不同的。“设计师应该抱着一个怎样好的概念,呈现一个怎样好的产品,才能够真正植入到消费者的内心当中,这是当下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她并不排斥商业与设计的结合,相反,她认为:在整个社会大趋势消费的状态下,设计师要学会的是如何推广自己的产品,让它们用商业的方式植入到千家万户里头。
当前,中国市场正在发生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阶层迁移,中产阶级群体的日益扩大,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增长蓝海。而这一群体庞大的消费能力以及他们对于消费的不同理解,恰恰造就了他们消费方式的不同。自2012年起,软装行业市场便迎来了一股全新的增长浪潮。近两年,一站式的整体软装模式出现,并迅速发展成长为新兴行业。种种迹象表明着,“软时代”已经到来。
消费升级背景下商业与设计如何实现平衡?
然而,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如何实现商品与用户的精准匹配,如何满足用户的消费升级的需求,是当下很多企业以及设计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到底是做设计,还是做商品?倚至尚创始人徐辉最初对于这样的问题也存在困惑。在参观了日本工厂之后,他觉得好的设计应当实现工匠精神与市场需求的结合,两者之间要取得一定的平衡
在王鸿和张沙看来,其实设计与市场的矛盾归结到最后仍是需求问题。他们指出,设计师无法自行定义客户群体,做设计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分享。“我们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生长环境、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生活中想解决的问题,都融合到我们的产品设计里面。那些有着相同感受或体会的人群总会被打动。”他们指出,偌大的市场本身应该是百花齐放的状态,设计师不可能凭借一件作品去满足所有的人群。所以,他们更多地是通过自然地表达每个阶段的心境和需求,去吸引相同阶段、相同经历的人。
于红权老师则指出,要解决现有的矛盾仍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他指出,中国消费者目前处于一个没有经过审美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目前,大量消费者渐渐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却缺乏对好的家居空间及产品的审美水平。这是一个美学教育环节,需要时间去慢慢沉淀和改变。“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应该有责任去引导消费者从技术层面上如何把我们的空间通过软装调整人的心情、调整人的喜好,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设计师要扭转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不能将就,一定要较真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引导消费者往好的方向发展。“赖亚楠也同样提出了需要“坚守初心”的观点:“明白最初做这个设计的初衷是什么,这样你才知道你的终点在哪里。”
事实上,软装本身是个与设计高度融合的行业,”个性“、“温度”、“情怀”是其赖以存在的属性。未来,软装行业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大型非工业化发展阶段,而这便意味着,设计师们仍需坚守设计初衷,借助设计去引导生活,而非在瞬息万变的市场角逐中,失去了最为珍贵的“个性”。
设计下一轮潮流:市场细分与个性化
胡艳力提到:“中国社会消费趋势呈几何式增长,中国的消费者需求会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彰显个性,也意味着设计必须与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契合。”面对瞬息万变的消费者需求,软装设计的下一轮潮流会在哪儿?
“未来的市场一定是越来越细分的,甚至是落实到个体,每个人形成一个风格。”徐辉认为,随着审美水平提升,中西方文化的结合,软装市场可能会由的富人家居转向文人家居转变。
于红权对于潮流的看法更显得一针见血,他指出:“潮流是短暂的,在市场化的状态下,肯定会有潮流,这是必然的。未来的潮流会更人性化、更个性化。”
常年游走在国际与中国家居市场的Brent D. Smith先生对于市场消费需求有更深的洞见。他认为市场上消费者需求千差万别,不能简单地以“潮流”二字进行概括。“那些小而精的、能够满足我们内心需求的东西,大家一直在追求的东西,才是永恒不变的潮流。”
“在某种程度上,潮流是创新之源,它在促进我们要走创新之路,改革之路以及创意之路。”赖亚楠指出,我们要面向的是未来的生活,当我们在进行创新、追赶潮流的同时,应当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便是“可持续”。所有潮流都应当是向前的,为了更好的明天。
总体来看,无论是市场细分或需求个性化,家居软时代背后一定是更高品质产品和工匠精神的回归,而这离不开设计人员及平台的共同努力。业内目前也不乏优秀案例,如:iADC国际艺展中心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设计师采购频次最高的一站式家居平台,很好地勾画了未来家居艺术设计理想生活的模样。在这里,设计者们的创作、展贸、办公、社交、居住、休闲等一系列需求都将得到满足。“升级版”艺展——国际艺展中心将在原有软装优势基础上,全新出发,全方位覆盖家居生活,同时还将iADC打造为全球生活美学综合体,创意人士可以在这里实现展览、贸易、办公、交流于一体的全方位需求。
尽管目前,软装行业要实现从设计、产品、供应链、物流再到获客等痛点的打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如同艺展中心这样“抱团发展”的方式能凝聚更多力量紧握潮流,也方能走得更快更远。
[责编:温仁]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654天前
0评论 2654天前
0评论 2654天前
0评论 2654天前
0评论 2592天前
0评论 2654天前
0评论 2654天前
0评论 2654天前
0评论 2654天前
0评论 2592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