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西洽会>项目>正文

中国无人机的正确“航线”

2018-04-12 15:30:20

来源: 新华网

0评论

分享:

  

与顺丰合作的双尾蝎无人机 (资料图)

    作者:新华网无人机频道 刘君

    2018年的春天,一扫去年监管声音高涨,带来的紧张空气,迎来了多个好消息。

    一是,3月27日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向顺丰旗下公司颁发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允许商业化运营。二是,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主任蔡军说,无人机监管要“适当放权”。三是,亿航发布亿航184无人机首次在中国载客飞行视频。四是,5G时代即将来临。

    四大利好,助推中国无人机飞向正确“航线”。

    新华网之前就曾多次报道过与顺丰合作的无人机。在《腾盾扑天雕首飞半小时 助力无人机商用》一文中,清晰表述了“继双尾蝎无人机2017年底服务顺丰、华为和中国移动完成应急物资快速投递演示验证飞行”。《双尾蝎无人机光电载荷试飞圆满成功》文章中提到的双尾蝎无人机“任务载荷能力近1吨,航程6000公里、航时35小时”,机体采用双尾撑的无人机,是国内首款双发中大型高端无人机系统。

    当然,与顺丰合作的无人机厂家,不一定只有这一家。顺丰作为国内速度最快的快递公司,无人机将为顺丰添上更快的“无人机”翅膀。“无人机”翅膀将助力整个电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中国对无人机的监管,对航拍飞手来说,最不方便的是要提前申报。因为不是在线上申报,更不是即时申报即时审批。这种传统的线下申报,降低了飞手购买和使用无人机的热情。而使用的减少,必然消解无人机产业发展动力。

顺丰无人机 (资料图)

    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先世界后,顺丰无人机获批试航和载人无人机亿航184的试飞,标志着中国在载货、载人两个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同样处于世界前列。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放给顺丰的“无人机货运试航许可证”并“允许满足有人驾驶航空器运行条件的大中小型无人机与有人驾驶航空器混合飞行”的提法,给资金回流无人机领域,吃了定心丸。同样值得高兴的,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微型无人机在禁止飞行空域以外,且高度不超过50米,相对自由飞行”的提法,也给航拍开了绿灯。

    无人机使用领域和使用自由度的扩大,将进一步激发无人机使用场景的丰富,激发无人机使用人数的增加。这将拉动中国的无人机产业,巩固中国无人机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同时,带动相关制造、电商和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发展。

    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的毫秒级操控需要高带宽、低时延、广覆盖的5G网络。正像有人认为4G最大作用是支持了移动支付的出现,笔者按照上述思路推测,5G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无人机、无人车、无人机船的兴起。

    四大利好,会让2016年和2017年“飞”走的投资商,“飞”回来。中国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将沿着正确的航线“顺丰”前行。

[责编:温仁]

评论

0评论
  • 用户名

全部评论(0)

    该文章暂时没有被评论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