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西洽会>回顾>正文

2016丝博会暨第20届西洽会成果发布稿

2019-05-10 11:17:08

来源: 丝博会官网

0评论

分享: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委及各省区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中外客商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为期5天的2016丝博会暨第20届西洽会今天顺利落下帷幕。

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部委和各兄弟省区市、众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西洽会由最初的国务院特区办和江苏、陕西等五省市联办,发展到国家各部委深度参与、各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全部参与的国内经贸盛会;由最初政府主导、以商品交易为主,发展到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以投资洽谈项目为主、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合作盛会;由促进中国东西部区域合作,发展到众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参与、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盛会。20年的发展进程,西洽会由小到大,为中国东西部经贸往来搭建了平台,促进了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通聚合;为广大客商投资兴业提供了机遇,促成了众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畅通了渠道,增进了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互利互信。

2016丝博会暨第20届西洽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后,首次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盛会。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突出了“共建新平台,共促新发展”的主题,实现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简约务实、安全顺畅”的目标,发挥了国际化合作新平台、东西部合作新载体、对外开放新窗口的作用,赢得了中外政要和客商的广泛赞誉,取得了诸多实际成果,是一届汇八方宾朋、集五洲客商、寻合作共赢、促共同繁荣的国际盛会。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特色突出:

一、交流主题丰富,交流互动频繁

丝博会期间,各国领导人、企业家、官员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经济贸易、农业发展、文化教育、海关互通等领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王勇国务委员作了“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生机新活力”的主旨演讲,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广泛开展人文交流等5点倡议,受到了与会各国嘉宾的一致赞同。丝博会期间,共举办了34场主要活动及68场各类投资贸易促进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会见了主宾国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周亨焕、哈萨克斯坦投资与发展部责任秘书萨米尔•萨奇诺夫,出席了主宾国开馆仪式、中非发展基金促进企业走出去合作交流会、“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并致辞。我省领导先后出席了19场多双边会见活动,与出席丝博会的17个国家政要以及国际组织、驻华使节、港澳台地区嘉宾等会见,出席了中国(陕西)—韩国经济合作高层论坛、哈萨克斯坦-中国(陕西)投资贸易及旅游合作洽谈会、中国陕西中小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等多项活动,就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合作、推进企业走出去进行了深入交流。

二、参展规模空前,展馆人气火爆

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设置了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总展示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共有来自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10.5万名客商参展参会,参展参会企业6200家,展销特色产品商品2.3万种,观众人数超过54万人次,规模是历届最大的一次。

境外方面,吸引了来自世界87个国家、近1800名境外嘉宾及客商参与。丝绸之路国际馆设置了28个国家馆,共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37个国家政府部门、商协会牵头组织了300余家企业参展,参展内容涉及国家投资环境介绍、主要产业产品、特色民俗工艺品、传统手工艺品及当地特色食品等。特别是韩国和哈萨克斯坦两个主宾国分别设置了国家馆。其中丝绸之路商品贸易展集中展示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商品及美食,设置的十大展区包括丝绸之路特色商品展、跨境贸易线下体验店、五金机电商品贸易展等,展示商品达上万种。

国内方面,国务委员王勇、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分别出席了开馆仪式、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贸促会等34个中央国家机关、国家部委领导和中央企业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或主办了相关活动,全国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省内13个分团分别组团参展参会,在消费品、装备制造、信息与高新技术、绿色生态产业等板块,集中展示各省区市和我省各市区产业特色、行业特色和技术特色。两个主宾省区西藏自治区和福建省,举办了西藏自治区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以及陕闽“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交流会、福建展区开馆仪式。新疆自治区、甘肃、江苏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分别举办了4场投资贸易促进活动。

三、合作更加务实,成果更加丰富

与会各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在经济、贸易、旅游、文化、科技、交通、人文等领域进行了深度交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

一是经济合作成果显著。中韩签订了涉及装备制造、旅游、教育、农业、生物科技等五大领域、总额超过320亿元的项目合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48家企业和我省近百家企业,围绕能源科技、食品加工、交通物流、外经外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签署了“开发建设丝绸之路光伏农业产业园项目框架协议”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省与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签署了“促进陕西省企业赴非投资暨设立陕西非洲产业发展基金”合作框架协议。来自韩国、哈萨克斯坦、英国、意大利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合作交流,意大利企业协会、马来西亚清真局与陕西企业分别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相关农业论坛促成了“一带一路”农业与食品交易信息平台入驻西安国际港务区。

二是文化合作生机勃勃。主宾国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来自韩国、哈萨克斯坦两个主宾国与中国陕西歌舞剧院的近百名表演艺术家,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献上了一场独具民族特色和异域风情的文艺演出,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的艺术精品交相辉映。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围绕丝绸之路遗产保护管理与监测、文物保护与考古、博物馆与教育、文化遗产与公众参与等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建立了博物馆交流合作联盟、发布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教育资源合作《西安宣言》(草案),达成了共同开展考古资料研究、考古调查与发掘、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文物展览等协议。在大唐西市举办的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展,通过图书、油画、摄影作品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人们全方位展示了丝绸之路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描绘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史与文明互鉴史。

三是合作平台有了新突破。3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41家商协会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2016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西安)圆桌会,各国支持中国贸促会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商务理事会,签署了《关于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商务理事会的谅解备忘录》,并确定将联络办公室设在西安,充分凸显了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会议期间,国家质检总局还发布了“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愿景,开启了“一带一路”各国计量的互信互认,陕西省质监局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签署了《计量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租赁业西部创新服务基地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为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陕西融资租赁业聚集区,打造西部融资租赁产业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项目签约成果丰硕。为了夯实交流合作效果,会前全省各市共征集、筛选陕西省重点招商项目400个,总投资额达8350亿元。会期,省发展改革委共组织了3场集中签约,签约项目108个,总投资额达1846.5亿元。据统计,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陕西省代表团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总投资额117.08亿美元;签订国内联合项目合同总投资额6810.53亿元;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合同额11.30亿元。涉及装备制造、商贸服务业、节能环保、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新能源、高新技术、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成交逆市上升,成效显著。

四、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水平提升

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按照专业化、国际化组展思路,通过整合优化各展馆功能布局,努力提升展览展示水平和实效。执委会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服务保障体系。9个工作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全程为中外客商服务,执委会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与120多家单位建立了联络机制,招募了500多名志愿者,确保开幕式和开馆仪式以及会展各项活动简约务实、安全流畅、组织严密、衔接有序。

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更加注重展会的实际效果,注重加强“会前、会中、会后”的系列服务。执委会开展了网上推介交流、会前预约撮合、会期集中对接洽谈、会后专业促进等服务。特别是首次创办了e丝博APP、微信公众号,升级改版了“在线丝博会”网站等,让国际国内广大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展会整体动态,执委会还在主要展馆现场设置了信息交互服务现场专区、电子信息现场服务区,展馆现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客商也可通过e丝博APP、微信公众号、“在线丝博会”网站等,及时了解展会信息,进行实时在线洽谈。会期e丝博APP下载量48000次、微信公众号有8210位用户关注、“在线丝博会”网站点击量220万次。编印中英、中俄多种语言版的《陕西省重点项目册》进行推介招商。执委会还积极为中外专业客商提供对接洽谈、预约撮合、投资促进等服务,西藏、湖北、新疆、辽宁、广西等15个省区市12673个交流项目,全部在“在线丝博会”网站和“e丝博”APP发布,与全国120多个网站联网,60多个专业网站进行了链接。大会期间完成了项目撮合3769对,其中预先撮合1018对,现场即时撮合2751对。

五、影响不断扩大,全球为之瞩目

为了提升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影响力,组委会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开展了一系列报道活动。会前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组织开展了“丝路新平台,合作新机遇-2016全国网络媒体陕西行活动”。会议期间,韩国中央日报、韩联社、埃及广播电视台、阿富汗喀布尔电视台、土耳其方向电台、香港大公报、香港凤凰卫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等172家国内外媒体996名记者对丝博会暨西洽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丝博会暨西洽会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开幕前,为中外嘉宾举行了盛大的仿唐入城仪式,得到了诸多媒体竞相关注和报道。

经各主办单位商议确定,2017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将于2017511日至1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侨联、全国工商联、中国贸促会、国家工商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举办丝博会,既是历史的机缘,也是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更为陕西省实现追赶超越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将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丝博会”的重要指示,与国家主办部委和各兄弟省区市共同努力,使这一盛会成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桥梁,成为推动国内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合作平台,成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各区域深度融合中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展会。

 [责编:温仁]

评论

0评论
  • 用户名

全部评论(0)

    该文章暂时没有被评论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