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金融>理财>正文

农行西藏分行三农金融部总经理李云鹏:普惠金融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2018-01-24 11:25:19

来源: 新华网

0评论

分享: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普惠金融”这个提法写入决议,提出要实现金融有效、全方位服务和惠泽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农总行党委的正确领导和西藏全区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关心下,农行西藏分行扎根雪域高原,情系农牧民群众,用20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符合农牧区和西藏农行实际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农行西藏分行于1995年7月从西藏人民银行分设成立,目前共有各级机构509个,在职员工 5000人,分别占西藏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77.71%和63.21%,占西藏县域金融机构总数的99%以上。近年来,农行西藏分行始终本着为基层的农牧民群众提供全面、优质、优惠的基础金融服务为己任,立足本职、扎根基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助推2020年西藏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该行连续11年以“1号文件”制定下发《农行西藏分行关于做好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意见》,在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方面为全国金融机构树立了一面旗帜,特别是在农牧户到户贷款和信贷扶贫工作方面成效十分显著,被誉为不输格莱珉模式的有益探索,得到了各级地方党政部门的好评和广大农牧区群众的一致赞誉。总的来说,农行西藏分行的普惠金融服务工作实现了五个“广覆盖”:

    信贷服务实现广覆盖

    一是首创农牧户贷款证“钻金银铜”四卡信贷产品。农行西藏分行充分借鉴国内外小额信贷工作经验,优化信贷工作流程,创新农户贷款产品,按照区内农牧户的家庭经济收入、信用纪录等条件,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评级授信,颁发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证,并根据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逐年提高授信额度,有效破解了农牧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因抵押担保不足等造成的融资难问题。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农行西藏分行的“四卡”贷款余额已达114.21亿元,农户贷款总量居全国农行系统第二位,户均贷款稳居全国银行业第一位。“四卡”发卡率覆盖了全区90%以上的农牧户,使西藏成为全国农户贷款覆盖面和获得率最高的地区。因此,该信贷产品也分别获得了全国银行业“2010年服务小企业及三农十佳特色金融产品”和“2014年服务三农二十佳金融产品”的荣誉称号。二是大力支持西藏新农村建设和安居工程建设,自2006年西藏自治区启动农牧民安居工程以来,农行西藏分行适时创新推出了安居工程贷款产品,作为安居工程贷款的唯一主办行,历年来累计发放安居工程类贷款48亿多元,助力全区200多万户农牧民由以往低矮破旧的房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三是积极支持西藏城乡妇女青年创业。与西藏自治区妇联和共青团区委合作,为全区城乡妇女和有志青年提供创业就业金融服务,近三年共支持509户妇女和有志青年走上创业致富之路,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创业扶贫贴息贷款余额达2596万元。四是确立大中小微客户协调发展的经营战略。采取成立专营机构、创新贷款产品、实施“批量授信”、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等方式,努力缓解西藏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到2015年一季度末,共扶持区内中小微企业贷款户为241户,贷款余额达到120.65亿元,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其中:涉农小微企业贷款户达到117户,贷款余额48亿元。

    优惠政策实现广覆盖

    201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西藏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整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待,给予了特殊的倾斜政策。受交通不便和自然环境恶劣等客观因素影响,截至2014年末,西藏全区贫困人口仍有32.7万人,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虽然政策环境比较宽松,但西藏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然十分艰巨。农行西藏分行作为西藏全区银行业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充分发挥自身网点和人员、产品、服务等方面优势,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和普惠金融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赋予西藏地区的特、优、宽金融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在普惠金融工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与实践。

    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西藏全区扶贫贴息贷款余额254.2亿元,由农行西藏分行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余额243.41亿元,95%以上的扶贫贴息贷款均由农行西藏分行负责发放,其中农牧户到户扶贫贴息贷款余额132.27亿元,扶持农牧户32.29万户,并对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带动农牧民脱贫的企业法人和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发放扶贫项目贷款94.01亿元予以支持。由于信贷扶贫工作成绩突出,该行先后荣获国务院扶贫办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特别贡献奖”。

    网点渠道实现广覆盖

    紧紧围绕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的“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普惠金融服务要求,农行西藏分行不断加快网点渠道建设,为县域农牧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综合金融服务。一是完善基层营业所布局。截至2014年底,农行西藏分行在全区339个乡镇开设377个基层网点,占全区608个乡镇(不在城区、地区所在地、县城所在地乡镇)的56%。二是加快三农金融服务点建设,打通农牧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自2012年以来,根据当地“三通”(通路、通电、通讯)条件,稳步推广“金穗惠农通”工程,并在2015年初启动三农金融服务点工程,以“惠农卡”为载体,以POS机和转账电话为平台,为农牧民群众提供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现代金融服务。到目前,农行在农牧区设立3261个三农金融服务点,已覆盖全区100%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和50.22%的行政村(2577个)。三是下沉服务力量。根据当地实际,适度降低员工招收条件和标准,过去五年累计招收新员工1630人,其中80%以上的新员工充实到了县及县以下营业机构,既壮大普惠金融工作力量,又支持全区大学生就业。

    流动服务实现广覆盖

    农行西藏分行针对区内尚有269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情况,出台了《农行西藏分行营业所管理办法》,发扬“背包下乡、走村串户”的优良传统,明确县乡机构每年流动金融服务频次,配置一定的下乡油料补助等财务资源,鼓励上门开展金融政策宣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业务,为偏远、艰苦地区农牧民提供普惠性公共金融服务。初步统计,农行每个营业所每年的平均流动服务面积达2100平方公里、全行流动金融服务频次达4530余次。现在不论是在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脚下,还是在辽阔无边的藏北羌塘草原,或是在地域偏远、人烟稀少的边境县域、乡村,一直都有农行人的开展流动金融服务。

    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广覆盖

    结合西藏本地实际情况,在地方政府及当地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的指导下,农行西藏分行率先推行了全区信用县、乡(镇)、村三级信用体系建设,通过10年的努力,已经初步构建了完整的县域金融生态图谱。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在全区累计评定信用县13个、信用乡(镇)432 个、信用村4092个,覆盖全区17.57 %的县、63.25%的乡(镇)和77.87%的行政村。对被评为信用县、乡(镇)、村的农牧户,采取适度提高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优先布放网点和自助机具、优先试点涉农信贷新产品等措施,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信用机制,同时促进了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农行西藏分行的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不良率为0.28%,远低于全国农行系统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执瑞]

评论

0评论
  • 用户名

全部评论(0)

    该文章暂时没有被评论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