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8亿,京东智能供应链的新玩法
2018-11-15 17:41:02
来源: 搜狐科技
0评论
双11的购物狂欢节已落幕,各电商平台的销售数字再次刷新人们对消费的认知。从11月1日至11月11日24时,京东11.11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达1598亿,在朋友圈不断被刷屏的同时,人们无不在感叹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与电商带来的魅力,数据显示,大品牌、进口商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升级型、享受型商品热卖。1-11日,万元以上的按摩椅销售额超过去年同期4倍,2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扫拖机器人销售额同比达8.8倍。
从2003年非典时期电商萌芽开始,中国的消费模式便不断发生改变,慢慢从线下向线上转变,而近两年,线上流量趋于稳定,使得线下重新回归各电商平台的视野。
零售的模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京东作为国内头部电商平台之一,2017年提出无界零售的概念,将线上线下打通融合,以无界的理念重构“人、货、场”,实现消费场景的多元化。
1、京东线上到线下的狂欢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京东的11.11全球好物节不仅仅是线上的狂欢,它更多地展现了京东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将无界零售的本质体现出来,联合上千品牌和60万家线下门店,为消费者带来好物+好玩+好服务一体的购物体验。
这里给人的最大感受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使得消费界限越来越模糊。我们既可以在一小时内收到京东到家携手的十多万家商超便利、生鲜社区生鲜门店、连锁药房等实体门店的商品,又可以直接在实体门店扫码支付,享受到与线上同质同价的商品。
这主要得益于京东与实体企业的深度融合,不但让消费者在这个购物节拥有了更多的消费场景与体验,而且也让线下门店充分参与到11.11全球好物节中来。
而实体企业、门店的加入让整个购物节显得更加完整。从线上到线下,从供给端到消费端,场景上的扩展,链条上的闭环,将成为未来类似购物狂欢节的常态,这带来的不仅是消费端的狂欢,同样也是供给端的狂欢。
据统计,此次11.11全球好物节,京东与沃尔玛、步步高、银座、新雅和西糖烟酒等商超连锁的184家门店实现库存打通,沃尔玛、卜蜂莲花等商超同比达去年的4倍,日百、美妆等品类实现了销售额同比5倍的成长,京东到家平台销售额同比达去年3倍。
2、狂欢的背后是智能供应链
当然,取得如此成绩除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所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外,京东在零售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智能供应链,为自身以及第三方提供了覆盖整个零售链条的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的是,供应链在未来将是企业竞争的最有力的手段。任何企业公司,不管怎么发展,拼到最后都是拼供应链。这也是为什么在10月18日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会说:“未来,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供应链是京东的核心价值,而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载体。在这个双11,你应该深有体会,11月11日至16日,全行业处理的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8.7亿件,数量增加,但是爆仓、发货、收货延迟等现象却很少见了。
以京东为例,从自建物流开始,京东物流以其高效优质的服务成为中国电商物流的标杆。而近两年智能供应链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实力,从提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战略,到第一架全货机成功首航,它将与更多伙伴一起重构全球供应链,提升整个社会的供应链效率,节约供应链成本,将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降到5%以内。
回到今年的双11上来,智能供应链的不断完善成为京东物流处理1598亿金额商品的交付和非京东商城超100%订单增长的内生力量。不只为自己所用,更是以开放的态度进行全局化的战略布局,赋能商家与合作伙伴,并进一步与上游制造企业打通供应链。
这里为什么要提到上游制造企业?因为消费与生产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生产上的创新,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就无从谈起,这就会倒逼供给侧提升效率和水平。
而且传统制造业在供应链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分销模式上,多级分销,层层代理,不仅推高了企业的制造成本以及终端用户的购买成本,也延长了订货周期,使供应链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
所以,京东的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不但可以减少商品交易的中间环节,直接将生产厂家与用户之间连接,还可以通过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把线上消费端数据和线下生产端数据打通,为上游企业提供C2M反向定制,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从而实现制造企业规模化的柔性生产和定制化生产,来满足消费者多样性与个性化的需求。此前,京东和联想联合定制的游戏台式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一举成为销售爆品。
可以说,京东与制造企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消费端的大数据逆向优化生产端的产品制造,不仅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更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从而达到消费与供给的双升级。
3、深耕智能供应链的价值
当然,制造企业只是京东智能供应链To B端的一个方面,它是要打造全局全网全流程的智能化,让制造商、品牌商可以精准应对大促,实现更好的库存周转率和现货率。而智能供应链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减少库存和企业的压力,助力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帮助整个产业端达到快速的数据化,真正的达到C2M的生产,这样才能真正的把库存减少,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升级。
其中,在11.11期间,京东平台智能补货自动单量同比增长了136%,重点品类预测准确率达92%。通过京东智能供应链的助力,让苏泊尔、松下、飞利浦等品牌现货率提升至99%,品牌库存周转同比优化率平均超过30%。
这也是京东智能供应链的价值所在,因为即使是1598亿元,从表面看也只是一个消费数字,但是通过京东的智能供应链,品牌商、各企业、制造商等可以从中分析未来的消费走向,需要制造什么,为谁而制造,实现消费与供给的同向而行。
所以,在线上线下狂欢的背后,依然要回归到商业或者零售的本质上来,企业要以成本、效率、体验为出发点,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满足这一需求的基础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就是智能供应链。
京东从自建物流到现在的智能供应链的战略布局也开始奏效,面对未来中国互联网经济,智能供应链将提升需求端与供给端的效率,实现从预测、采购、生产、物流交付的全链条优化,到全球范围内智能供应链服务输出。
【责编:执瑞】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613天前
0评论 2613天前
0评论 2613天前
0评论 2613天前
0评论 2613天前
0评论 2613天前
0评论 2613天前
0评论 2613天前
0评论 2613天前
0评论 2613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