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的那些桥,个个都有来头!
2018-12-29 14:16:56
来源: 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0评论
济南泉多,水多,桥自然也就多。
今天就说说济南城内的那些桥~
您身边还有哪些有来头的桥呢?
欢迎评论告诉给小编哦~
泺源桥
泺源桥因在泺水之源趵突泉附近而得名,亦称西门桥,位于共青团路东端跨西护城河处。1074年(宋熙宁七年)建3孔石拱桥,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重修,1951年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拱桥,1973年在桥南侧加宽,加宽部分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
(泺源门及泺源桥资料照片)
坤顺门桥
坤顺门桥在趵突泉东门北边的护城河上,因坤顺门而得名。坤顺门开通的比较晚,光绪年间才有的门和桥。在周易八卦中,《坤》卦代表西南方位,且具有“柔、顺”之意。用“坤顺”二字为济南旧城的西南门(桥)命名,既点出了该桥的方位,又表达了对交通“顺利”的美好祈愿。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坤顺门随着城墙已消失,坤顺门桥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坤顺门桥资料照片)
九女桥
九女桥在泉城广场喷泉北边的护城河上,因九女泉而得名。关于九女泉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过去该泉旁边城楼上有魁星阁,魁星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相传为九天玄女变化而来,故魁星阁又叫“九女楼”,这九女楼便是“九女泉”得名的缘由。第二种是泉边住着一户人家,生有九女,个个俊俏,故名。第三种是泉水清澈甘美,引得九仙女于风清月明之夜,来这里浣纱沐浴,既歌又舞,欢快异常,因此称之为“九女泉”。
九女泉以东,在白石桥以西,还有两座桥,分别是南门桥和琵琶桥。其中琵琶桥因在琵琶泉附近而得名,南门桥因地处南门而得名。
(琵琶桥)
白石桥
白石桥因白石泉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春夏之交济南遇大旱,山东布政使江兰主持疏浚河道,从此地中涌出一泉,泉水四周有很多山石,故名为“白石泉”。
白石桥以北的东护城河上,还有几座桥,自南向北依次是青龙桥、兴华桥、思敏桥、东门桥。其中青龙桥因东部青龙街而得名,兴华桥因该桥连接兴华街和运署街而得名,思敏桥因纪念教育家鞠思敏(一说此桥是山大南路西延线的桥,山大师生思维敏捷)而得名,东门桥因地处老东门而得名。
(青龙桥)
另外,西护城河上,还有少年路桥、周公祠桥和五龙潭桥,南护城河上坤顺门桥和九女桥之间,还有对波桥、寿康桥、玛瑙桥和恒隆桥,基本都是得名于附近的地名。
(南护城河夜景)
接下来说说大明湖景区内的桥。据统计,大明湖共有大小桥梁54座,在此传承君只介绍其中的几座,具体请参阅有关书籍。
鹊华桥
鹊华桥原本位于大明湖南门与百花洲之间,该桥始建于北宋时期,起初名叫“百花桥”,至元代改称为“鹊华桥”。名字来源于元初著名画家赵孟頫的绘画名作《鹊华秋色图》。后因城市建设,只见路不见桥。重建后的鹊华桥位于大明湖新区。
小沧浪桥
小沧浪桥是大明湖现存最古老的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位于题写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地方。
大明湖曾堤、超然楼一带的桥,虽说是新建的,但也造型精美,复原了“七桥风月”的景观。(“七桥风月”的说法源于曾巩的诗“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北渚桥
北渚桥和赵州桥的造型很相似,得名于屈原“帝子降兮北渚”和杜甫“北渚凌青荷”的诗句。
南丰桥
南丰,指北宋时期的江西南丰人曾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齐州知州。
秋柳桥
诗人王世禛在大明湖北渚亭写出成名作《秋柳诗四首》,后世为纪念他而将桥、园命名为“秋柳”。
水西桥
王士禛《忆明湖》诗说“历下亭中坐怀古,水西桥畔卧吹笙”,一度把水西桥和历下亭作为大明湖的两大标志景观。
百花桥
百花桥得名于大明湖南岸的百花洲,如今的百花桥不是宋代的那座了。
濯锦桥
“濯”是洗的意思,“锦”是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濯锦”形容水之清澈洁净,能洗涤精美华贵的彩绸。唐代文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中有一段描写济南的文字:“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还有一说:明代末年在府学文庙以北的临湖处,建有一亭名濯锦,后废圮。这大概就是桥名的历史来头。
大明湖景区内的桥还有烟波桥、柳岸桥、闻韶桥、北池桥、兰青桥、竹韵桥、梅溪桥、芙蓉桥、藕香桥、芦花桥、凝雪桥、幼安桥、明漪桥、汇波桥、廊榭曲桥、玉涵桥、清远桥、渔阳桥、柳烟桥、天心水面桥、齐音桥、月下桥、柳岸桥、湖西桥、铁公祠双桥、铁公祠、石洞桥、北门桥、九曲桥、曾家桥、水居桥、湖居桥、精细桥、南门双桥、遐东桥、玉带桥、正谊桥、玉佩桥、山池西桥、山池东桥等。
(汇波桥)
[责编:温仁]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314天前
0评论 2314天前
0评论 2314天前
0评论 2314天前
0评论 2380天前
0评论 2314天前
0评论 2314天前
0评论 2314天前
0评论 2314天前
0评论 2380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