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中院院长访谈表示:勠力同心 再创佳绩
2018-02-01 11:51:01
来源: 新浪司法
0评论
原标题:勠力同心 再创佳绩 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太范访谈
在谈到2017年重点工作时张太范院长表示:
2017年,通化中院受理各类案件5010件,同比增加4.2%,结案4505件,同比上升0.2%,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案件质效再上新台阶。强化“深化司法改革,提升案件质效”的理念,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入额院领导办案机制,全市法院共结案31940件,其中全市法院入额院领导结案2228件,占总结案数的7%,中院入额院领导结案86件,同比增加50.9%,从而激励法官加快办案节奏,中院案件平均办理天数仅为37.3天,同比减少4.5天。进一步严格控制发回重审,2017年二审发回重审案件由2016年的148件下降到40件,下降73%,此项机制得到省高院充分肯定。加大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力度,解决了庭审虚化、效率不够高等直接影响庭审质效的问题。加强对人民法庭的指导,梅河口法院在全省法庭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推进繁简分流,制定《关于重大、疑难、新型诉讼案件审核立案的意见(试行)》,指导全市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11741件,占67%;民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1101件,适用率10.3%,促进了审判效率提升。强力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组建3个新型执行团队,通过开展执行会战等活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查询财产234次、冻结资金51万元、网络拍卖2676.1万元,强化罚款、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失信“黑名单”等威慑机制的运用,执结了多年想执结而未能如愿的25件“骨头案”。共执结145件,执行回款8306.5万元,实现了最高法院提出的“三升四降”目标。指导各基层法院执结1746件,执行回款9732.1万元。二是司法能力再提新高度。强化“增强司法能力,促进公平正义”的理念,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创新自我监督机制,率先在全省法院系统成立案件质量监督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对发回重审、指令再审等案件以及裁判文书的评查工作,共评查案件273件、文书403份,去年10月末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审议审判管理工作时给予肯定。创新增强司法能力的保障机制,成立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确保法官全身心从事阅卷、开庭、撰写裁判文书等工作。拓宽汲取新知识的渠道,除积极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外,先后26次组织全市法院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一线法官以及审判管理人员,到浙江、北京、上海等地法院学习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强化标准化庭审的教学功能,组织法官观摩由院长亲自担任审判长,公开开庭审理的一审、二审案件,增强法官对标准化庭审的感性认识和对庭审的驾驭能力。强化法官当庭宣判,要求法官平时熟稔法律规定,庭前做足准备,能当庭宣判的决不择期宣判,要求我院法官为基层法院做表率,全市法院当庭宣判3054件,同比提高25.6个百分点,其中中院当庭宣判395件,同比提高73.3个百分点。中院庭审直播329件,改写了庭审直播为“零”的历史。实行重大信访案件听证直播制度,把信访案件的事实、证据和听证过程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消除了上访人对办案过程的猜疑。发挥图书室学习阵地作用,中院年内购置各种业务图书2471册,借阅量达到100%,使许多新型、疑难、复杂问题迎刃而解。三是服务大局再创新佳绩。牢固树立“依法服务发展大局”的理念,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领导带头落实“三抓”任务,制定下发《服务“三抓”工作实施意见》,实行包保联系、绿色通道、考核奖惩等五项制度,促进工作有效落实。指导全市法院利用电子法院,为企业网上立案4582件,网上异地审理涉企案件18件,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加大对困难企业减、缓、免诉讼费的力度,仅中院就为企业减、缓、免诉讼费35.8万元。针对行政审判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制作《行政审判白皮书》,为行政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能、依法行政提供借鉴。积极参加部队停止有偿服务工作,成立专门合议庭,实行立案、审理、执行“三优先”机制,全市法院办理相关案件18件,清退土地、房产12处。全面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指派中院28名法官分别到中小学担任法制副校长,指导全市法院在每个中小学开展“学生模拟法庭”及法治课教学,使全市4万多名中小学生受到法治教育。中院还为靖宇中学赠送价值5000余元的图书。依法解决上访人合理合法的诉求, “十九大”期间信访维稳工作受到省高级法院、市委的表扬,中院被评为“十九大”维稳先进单位、信访服务中心被授予“工人先锋号”。注重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实行贫困户大学生扶智机制,资助辉南县大炉村3名贫困户大学生9000元。组织干警125人次走访慰问贫困乡亲,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要求,投入资金50万元,加快脱真贫、真脱贫的步伐。组织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投入资金30万元,助力辉南县光辉村新农村发展。四是党建工作再现新活力。牢固树立“做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掀起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新高潮,组织全体干警收看“十九大”实况,院领导带头宣讲9次,组织各支部集体学习54次,强化全体干警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自觉。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的规定》,对党组织设置、职能定位、制度规范、队伍建设等进行细致规定,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落深、落细。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规定每周五下午为中院党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化“四个意识”,牢记党员第一身份,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加强组织建设,把热心党务工作、服务意识强、谋划能力强、执行力强的年轻党员经组织程序调整担任支部书记。成立驻外信访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增强接访团队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极大地促进了信访工作成效。严格遵循组织程序,将年轻有为、富有朝气的青年党员,经换届选举吸纳到我院机关党委当中,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鲜活力和推动力。开展“务实担当、马上就办”大讨论,认真组织召开党组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回头看”专题民主生活会,狠抓问题整改。实行谈心谈话制度和敏感时期、特殊情况随时谈机制,增强了领导与干警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开展重走抗联路、“坚定法治信仰、做合格法官”演讲比赛等活动,提升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五是廉洁司法再加新力度。牢固树立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理念,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组会议、院领导随时听取党风廉政建设汇报,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带领纪检组真抓、真管、真查、真究。采取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邀请专家授课等形式,利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干警自觉增强廉洁意识、底线意识和自律观念。紧盯“四风”的老问题和新动向,狠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防“四风”反弹。针对司法改革后法官独立办案的新形势,制定《全市审务监督实施办法》,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增强监督的实际效果。把全市法院领导干部和中院中层干部确定为“双向检查”和“交叉检查”的重点,共开展检查25次,纠正会风会纪、工作纪律、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谈到2017年通化中院获得的荣誉时张太范表示:
回顾一年的工作,2017年,中院被省高级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刑事审判第二庭被省委、省政府荣记集体一等功,立案庭被省政府评为“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诉讼服务中心被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集体”;1名同志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两会”维稳先进个人,4名同志被省委、省政府分别荣记一、二、三等功。这些荣誉的获得是全体干警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省高院正确指导、市委坚强的领导、人大政协监督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的结果。
在谈到2018年工作打算时张太范强调:
做好2018年,新时代法院各项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的一年,通化市中级将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开创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此,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突出加强党建,确保正确方向。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公正司法、忠诚为民。二是创新改革举措,确保公正高效。积极探索、完善和细化符合通化实际的审判权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司法辅助及行政保障机制,通过教育、培训、交流、观摩等方法,大力提升法官的职业素质,切实增强司法能力和水平,推动审判执行质量和效率实现新跃升,实实在在地提高司法公信力。三是积极服务发展,确保及时有力。坚持依法服务,密切围绕我市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严惩各种破坏发展大局的犯罪活动,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有力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通化建设。四是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司法廉洁。坚持挺纪在前,坚持从严管理,坚决惩治司法不廉,及时清除损害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的害群之马,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氛围,使靠关系、靠金钱、靠人情打官司的思想成为徒劳。
来源: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 姚昊昱
[责编:温仁]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645天前
0评论 2645天前
0评论 2645天前
0评论 2645天前
0评论 2645天前
0评论 2645天前
0评论 2645天前
0评论 2645天前
0评论 2645天前
0评论 2645天前
用户名